课程背景
劳动定额,作为制造企业一种最为常用的管理方法,近年来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令无数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苦恼。市场变化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、经济社会发展对员工个性的影响、法制不断健全滋生的管理矛盾、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等多方面的变故,使传统的劳动定额管理方法面临着诸多新问题的挑战。
站在企业的角度,面对微利与不断攀升的劳动成本,无论采取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,似乎都觉得十分有必要进行劳动定额管理。可事与愿违的是:很多企业为了实现劳动定额付出了巨大的管理成本后,却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。而员工呢? 在劳动定额管理的方法面前,第一时间并非去努力地实现或超越,而是动不动就把“不公平”三个字挂在嘴边。 如果不能彻底地理解和解决员工眼中的“不公平”,最后就会变成你定额他却没所谓。
传统的定额管理方法将何去何从?到底怎样才能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?如何才能使员工感觉公平?方法只有一个--对传统的劳动定额管理进行系统地更新!
重要收益
通过开展工作研究,消除无效劳动,降低人工成本, 提高劳动效率,提高劳动定额管理水平,促进劳动定额管理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,为生产管理系统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。
适合参加人士
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人员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、生产管理人员、采购管理人员(核算供应商生产成本)
课程内容
一、 课程讲解思路
从暴露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(面对现实)、借助实战案例帮助管理人员更新看待问题的观念(提升高度)、引导管理人员系统地解决问题(讲究系统)、并追求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寻找先进的工具(尊重科学)
二、 劳动定额管理系统构建需要解决的35个问题
1. 90%的员工不是为多做想办法,而是为少做想办法
2. 90%的员工不是为公司利益努力,而是为个人利益努力
3. 劳动定额究竟有哪几种方式?
4. 要进行劳动定额管理的原因有哪些?
5. 进行劳动定额管理的目的是什么?
6. 劳动定额管理与工资制度的相关看法?
7. 劳动定额管理下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?
8. ……
三、 对劳动定额管理的系统认知?
1. 制造管理可定额的六大指标
Ø 直接人员定额的依据是什么?到底如何定额?
Ø 如何根据直接人员确定间接人数?
Ø ……
2. 什么是劳动定额?
3. 劳动定额管理必须树立的四种观念
4. 劳动定额的两种主要类型
5. 实现劳动定额管理的六个目的
6. 劳动定额管理系统的五大组成体系
7. 问题:
Ø 最基本的劳动定额方法是哪一种?
Ø 大批量和小批量制造企业分别适用哪种定额管理?
四、 对标准工时研究的系统认知
1. 标准工时的定义与时间的两大特点
2. 标准工时确立的六个原则
3. 不属于标准工时范围的五个方面
4. 标准工时组成的两个部份
5. 标准工时宽裕率的三个组成部份
6. 问题:
Ø 什么是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作业?
Ø 什么是经济动作的三示原则?
Ø 如何计算设备能力和设备操作人数?
Ø 标准工时的宽放比例包括哪些内容?为什么?
五、 劳动定额管理的方向与方法
1. 劳动定额管理研究的两大领域
2. 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的工作责职
3. 劳动定额管理人员必备的七大条件
4. 精细化定额管理的常用单位
5. 劳动定额的三种制定方法
6. 劳动定额管理的修正或变更流程(即标准化)
7. 如何确定额度的变更周期?
8. 问题:
Ø 如何克服劳动定额带给企业的负面影响?
Ø 如何计算生产线平衡效率与损的效率?
六、 劳动定额管理各项指标与计算方法
1. 劳动定额的检验方式与计算方法
Ø 什么是保有定额工时?
Ø 什么是有效工时与无效工时?
Ø 怎样计算时间的有效利用率?
Ø 什么是标准产出工时?
Ø 怎样计算定额生产效率?
Ø 怎样计算工厂的综合能率?
Ø 如何计算工厂的综合生产性?
2. 如何制定产品计件(加工)单价?
Ø 计算产品计件(加工)单价两个最基本数据
Ø 如何时间(分钟)单价的确定方法?
Ø 确定各种产品计件(加工)单价
Ø 如何科学确定与员工的结算单价?
3. 问题:
Ø 怎样分析生产成本低减的方向?
Ø 如何确定生产效率提升的方向?
v 亚洲(澳门)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(MBA)
v 制造型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专家
v 托马斯企业管理(TOPMOST)首席讲师与专职顾问师
v 168培训网客座讲师 / 企业学习网特聘讲师
v 新活力企业管理 / 制造管理中心(MMC)资深顾问讲师
从业经验与实战背景
陈志华老师在国际知名日系企业任职长达十三年,历任企业设备 主管、工艺开发经理、制造部经理等职,拥有丰富的现场管理实战经验。曾师从小川一也(日本能率协会管理中心专家,日本WF&IE研究第一人)专门研习标准工时与动作研究(对丰田JIT生产方式、 NPS有系统及深入研究和实践)。多年的日系企业管理经验造就陈老师对现场管理(计划、成本、纳期、质量、技术、人员)的独到见解与认识,对精益生产理念、TPS(丰田生产系统)、JIT(准时化生产方式)、IE(工业工程管理)有自己通过实践证实的精髓认知。尤其精通电子、机械(工程机械/汽车制造/船舶制造)、制药、新材料等制造企业现场的精细化管理。
授课特色与经典课程
陈老师授课以日系制造管理模式为主体﹐吸纳世界制造管理经验,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,力创制造管理模式的前沿。著有《反省中国式工厂管理》、《90后一线员工管理》等作品;主讲经典课程有《全能型车间一线主管(班组长)/ 车间主任实战技能训练》、《精益生产增值系统构筑》、《IE标准工时与作业方法改善》、《构筑标准化劳动定额管理系统》、《5S管理活动与可视化管理实务》等……
辅导企业与咨询客户
中国中电、中国中铁、中国核工业 、中国生物制品 、中船集团、中铝业集团、中电振华(083军工)、中国石油、中国南车、三一重工、徐州重工、威胜集团、科力远(新材料)、新华联集团、华润集团、联想集团、松下空调 、卡西欧电子 、天水华天 、西门子冰箱、东风本田发动机、海信集团、奇瑞汽车、江铃汽车、中国一汽、创维集团、富士施乐、东软飞利蒲、江阴浚鑫科技、先锋药业、百丽鞋业、九阳家电、美的家用电器、南都电源动力、奥托立夫、CTS、沙士吉打重工(德国)、德国贝尔、英提尔(加拿大)、伊戈尔电气等……